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
第二届京津冀重症输液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静脉输液治疗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治疗护理措施之一,贯穿于危重症患者整个临床过程。为保证危重症患者的输液治疗安全,提高整体输液治疗水平,获得良好的患者结局;同时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协同发展,由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筹备、组织的第二届京津冀重症输液论坛于2019年8月30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关注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规范化,注重临床实践和基础评估,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地区共计160余名重症护理人员参加。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届京津冀重症输液论坛在京召开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
关欣副主任委员主持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
孙红主任委员致开幕辞
在专家授课环节,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NICU的刘芳护士长分享了《重症患者静脉安全输注》的专题讲座;从临床实际出发,遵循专业规范和指南,把控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和每个细节,涉及血管通路的选择、建立、维护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输液工具的选择;微量泵的规范使用,严格遵循专泵专用的原则;熟知本科室常用静脉输注特殊药品、高危药品的种类,配伍禁忌,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大量文献的支持和循证实践,不断改进和优化流程,达到更安全更有效的高质量静脉输液治疗。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NICU刘芳护士长讲课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尹彦玲护士长授课题目是《重症患者病情观察与用药评估》,以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为切入点,讲述了做好重症护理的基础就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地做好处理和应对措施,因此各项临床护理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随之而来的治疗用药安全也是值得关注的,她以常用的GCS评分和常见的血栓与出血评估为例,提出准确评估会带来及时有效的治疗;在静脉给药和输液治疗中,应关注相应的安全问题,包括配伍禁忌,输液工具材质对药物浓度的影响,多种支持治疗共同实施情况下全面关注血管通路的维护,遵循和执行规范与指南的重要性。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尹彦玲护士长讲课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刘玮楠护士长站在一名护理管理者的视角,从日常对静脉输液操作和管路维护的质控方式、方法、关注的内容出发,依据指南内容进行专项质量管理,同时要关注相关细节,详细介绍了外周静脉输液全过程的质控要点,比如输液器具的材质特点和要求,对DEHP由认识到了解,从而更加关注DEHP带来的危害,临床使用的物品尽量避免含有DEHP。
北京协和医院的刘玮楠护士长讲课
重症护理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护理人员每天、每时、每刻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为舒缓职业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部主任兼MECT治疗室主任孔庆梅主任,以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疏解不良的情绪,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机遇的不同,成长的历程和环境不同,对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包括身体健康和其他人感受的很多方面。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看淡对错和是非,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部孔庆梅主任讲课
虽然本次论坛只有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但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既紧扣危重症患者护理与输液安全的主题,又关注到广大重症护理人的身心健康;既有临床实践规范的传授,又有护理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学员们纷纷表示内容基础实用,受益良多。让我们期待明年的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