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列表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0-05-18 10:17:29 中华护理学会

    6月16日,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精彩继续。6个专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其中,青年精英辩论专场人气爆棚,掀起了大会的高潮。会议闭幕式上还正式发布了《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教育手册》。

青年精英辩论:创新与激情同在

会议紧扣创新主题,首次设立青年精英辩论专场。

本次辩论赛由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组织策划,从28个选题中选定辩题《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是否应告知病情?》《肿瘤护理中护理技术和人文关怀哪个更重要?》。辩论赛分为四个环节:立论、自由辩论、开杠、结辩。

上午10:30辩论赛正式开始,来自陕西省市渭南中心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的青年辩手们闪亮登场。辩手们激情十足,思维清晰,反应敏捷,现场唇枪舌剑、充满了朝气和锐气,给与会者们展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吸引了大量代表到场观摩。比赛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护师覃惠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主任护师张翠萍、四川省肿瘤医院主任护师王国蓉就辩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专家们指出,十位辩手立论精辟、观点鲜明、要点突出,展现了青年护理人才的良好精神面貌。

学术交流专场:专业与人文共存

16日上午,专家学者们就肿瘤筛查与预防、支持与康复、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调查研究等主题开展了交流和讨论。

在肿瘤筛查与预防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教授,就防癌体检策略和适宜技术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就临床医护人员怎样做科普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随后的我来做科普板块,3名年轻护士代表运用通俗的语言,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科普演讲。

科普演讲护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媛)

科普演讲代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佳琴)

 科普演讲代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友卓)

在支持康复专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何毅教授带来了《肿瘤患者谵妄的管理》,以世界名画《呐喊》等为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谵妄的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知识。来自北京、山东、辽宁三地的护理专家介绍了护理志愿者服务经验。随后,代表们做了相应专题论文交流。

在临床实践专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光宇教授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通过真实案例提出了乳腺癌患者生育能力保存的有效方法。接着,9名代表就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一位代表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

指南与共识专场主要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北京人民大学王泠主任护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晓菊副主任护师对《化学所致恶心呕吐全程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化疗药物外渗预防与处理标准》三个指南与共识进行解读,对参会代表今后的规范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调查与研究专场中,邀请到中山大学张美芬教授和武汉大学杨冰香教授对11位代表的科研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点评与指导,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帮助。

癌痛全程管理:关怀与治疗并进

    16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为大家带来《癌症疼痛全程管理》专题讲座,结合癌痛规范诊疗指南分享他在癌痛全程管理的经验,强调医护良好合作是获得癌痛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癌痛管理优秀案例展示环节,四家医院医护团队分别对患者疼痛症状评估、治疗、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医疗、护理、药学专家共同点评案例

临近尾声,武汉音乐学院万瑛教授在《音乐打开心灵之窗》讲座中,为大家带来了音乐心理治疗的分享。

闭幕式由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旻虹主持。闭幕式上举行了《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教育手册》发布和大会颁奖仪式。最后,副主任委员陆宇晗作会议总结,期望大家有所收获,期待大家明年再会。

6月14日晚上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委员、青委、专家库成员欢聚一堂,共同讨论委员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和下半年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