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湖北省护理学会协办的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暨中美肿瘤护理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以“专业·人文·融合·创新”为主题,为期两天,议题内容广泛融合、形式多样创新,设有2个专题论坛、6个交流专题,特邀近2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肿瘤防治相关领域的前沿及进展进行主题分享。全国100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此次盛会。
开幕式由中华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宇晗和湖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惠芬共同主持。
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波致开幕辞,她对全体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致欢迎辞,向大家介绍武汉当地的风俗与文化。
湖北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刘义兰致贺辞,希望湖北省护理同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朱洪波出席大会并讲话,他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湖北省肿瘤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张素秋代表理事长吴欣娟致辞,她充分肯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多年的工作,同时期望专委会继续带领全国肿瘤护理同仁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通过视频送上祝福,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主旨演讲时段。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教授在主题讲座中,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国内癌症流行病的态势。同时,他也充分肯定了肿瘤专科护士在肿瘤防治中的贡献。
张素秋副理事长在《发挥专科特色 科普助力健康》专题中介绍了中国科协新时期科普工作方向以及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相关情况,呼吁全国广大护理工作者参与到科普创作与传播中来,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上海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袁长蓉教授作了《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护理》演讲,围绕我国精准护理科研现状,从收集存储数据、挖掘数据规律、新数据处理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知识扩充,为大数据时代肿瘤护理科研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上海长海医院王杰军教授带来《全程关注 让肿瘤治疗更加卓越》演讲,通过典型的科研案例,强调肿瘤照护全程关注的重要性,并提倡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收集姑息治疗全程数据,为护理科研做准备。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慧教授在《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演讲中提到,肺癌治疗是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过程,免疫治疗全面变革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对护士深入认识免疫治疗的护理提供了指导。
亚东纪念医院周绣玲教授从癌症诊疗质量认证架构和护理照护核心测量指标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台湾肿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临床应用。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Amanda教授带来《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预防 管理 治疗》专题讲座,她以案例分享的方式,提出了不同类别损伤的解决方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信息。
15日下午,中美肿瘤护理论坛如期拉开序幕,大咖云集、群英荟萃。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出席论坛。他赞扬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肿瘤护理人员,对患者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爱心,值得点赞。随后,于院士以《精准防治 攻克癌症》为题,为大家介绍了癌症治疗的发展趋势,并鼓励护士群体不断学习进取、积极投身科研,适应癌症治疗方式新格局。
会上,肿瘤日间化疗服务的探讨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目前中国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手术患者需要通过化疗继续治疗,而由此带来的床位短缺、住院难、患者紧张焦虑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住院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患者的治疗需求,日间诊疗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以设立日间病房为切入点,探索日间诊疗新模式,在缩短患者住院等待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围绕这个主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陆箴琦主任护师就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委会2018年开展的一项关于日间化疗的全国性调研进行了报告,并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日间化疗实践经验。
美国希望之城癌症中心Susan J Brow教授对美国日间化疗服务实践进行了分享。她强调临床实践护士在日间诊疗中作用很关键。三名护士分别就各自医院的日间护理工作进行了汇报,不仅有成功经验的分享,也有热点问题的思考。
随后,几位讲者就第44届ONS护理年会进行信息分享,为大家带来了美国肿瘤护理新的理念和新的信息。
会议尾声,美华慈心关怀联盟创始人陈明慧女士就如何展开生死话题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并呼吁护理同仁们在关心患者、关心家人的同时,更要好好关爱自己,引发全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