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28日,以“融合·超越·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9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山东省护理学会协办,主要内容包括主题报告、院(校)长论坛和专家“面对面”3个部分。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青年委员、专家库成员以及全国护理院校、医院的领导和教学骨干等1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继平教授、李小寒教授主持开幕式,主任委员姜小鹰教授致开幕辞,山东省护理学会刘玉芹理事长致欢迎辞,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孔海生处长进行大会致辞。开幕式上还对首届临床护理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得者进行了表彰。
主题报告
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在“新时代护理工作发展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以大健康政策下人民的健康需求为背景,展示了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在护理队伍建设方面,吴理事长指出要不断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适应护理服务业发展需求;创新临床护士在岗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临床—院校—学会进行资源整合,共促发展。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任超处长进行了题为“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的主题报告。任处长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新形势;总结了最新一轮学科评估情况;结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把握政治方向、彰显中国特色、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师资建设、突出质量贡献5个方面对学科评估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小鹰教授从研究背景、内容、成果、创新、应用5个方面与大家无私分享了“全程化递进式护理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与成果。该项研究成果已获2018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已公示)。姜教授重点从“医教协同,搭建人才共育平台”“校院携手,创新全程化递进式协同育人模式”“产学合作,创建立体化协同育人资源”3方面对研究内容和相应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结语中,她用“前路虽然艰辛,但也有无尽的风光!”鼓励护理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努力前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孙宏玉教授在“围绕国家质量标准进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国家标准的研制过程及意义,以及落实国家标准、促进专业认证的具体进程;对进一步落实国家质量标准进行了深入思考,强调了本科教育的重要性,解读了国家标准中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指明了院校落实国家标准的工作重点及专业认证工作的发展方向。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继平教授在“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思考”主题报告中,提出在实践能力培养中要突出学术性与专业性紧密结合,体现实践能力与基本研究能力并重,基于专科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能力培养,确认人才的护理专业层次定位,塑造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和护士责任义务的培养,注重能力的牵引性培养。李教授强调人才的培养要从“授之于鱼”,转变为“授之于渔”,要重视对研究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召集人、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在“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主题演讲中,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2018年专项评估的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对未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尚院长建议: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明确护理硕士培养定位,结合行业需求适度扩展培养方向;建立完善师资队伍遴选、培养和培训制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使课程内容与临床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加强案例教学,重视案例库建设;加强核心课程的规范性和同质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红玉教授在“护理教育研究的选题与申报” 主题报告中,分析了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概括了选题的要求和课题类型;根据选题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从课题评审的角度,建议申请者要通过标书回答“值不值得研究”“会不会研究”“是否有能力做好研究”3个关键问题。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杨文秀教授以“新时代护理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为主题,对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及领导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新时代对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应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提高认识、完善组织、建立专业认证及评估制度等来切实保障护理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
院(校)长论坛
滑动查看更多
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分享了“厚理论硬技术善关怀强胜任”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王克芳院长讲解了《护理学基础》在线课程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设计;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沈小平院长介绍了中欧高等护理专业联合调优研究(Tuning Study)的探索与实践;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张先庚院长探讨了高职院校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刘化侠院长、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李远珍院长、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孟庆慧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丁亚萍副院长、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林杰主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赫光中副院长、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袁丽副主任护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钟竹青副主任护师,分别从教学体系构建、培养模式实践、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衔接、混合式教学应用、人文关怀培养、在线学习平台应用、新护士培训、专科培训等方面,分享了实践经验和成果。
专家面对面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安力彬教授主持“专家面对面”,姜小鹰教授、尚少梅教授、李红玉教授、杨文秀教授、郝玉芳教授就研究生的培养、临床角色、岗位待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培养的实质差异,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衔接,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延续护理中医院和社区的分工与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与现场代表进行互动。
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还为荣获优秀组织奖的各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证书,湖北省荣获一等奖,山东省、河南省荣获二等奖,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荣获三等奖。
同期,召开了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专委会秘书皮雪花主任主持会议,副主任委员李小寒院长致开幕词。主任委员姜小鹰教授进行“新时代新征程,携手同行再创新“的主题报告,对上届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新一届专委会将组建更为完善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拓展“护教协同”的渠道;并现场听取了委员、专家库成员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副主任委员李继平教授做会议总结,希望所有成员积极献言献策,多支持、多参与专委会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张立力教授主持闭幕式,总结了此次会议的三大特点:规格高、规模大、信息化!宣布大会圆满落幕。参会代表反响热烈,认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全面深刻,发挥了解读政策指明方向、强化理论丰富内涵、介绍经验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对推进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