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列表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系列报道(二)
2020-05-18 10:22:01 中华护理学会

    2018年9月27-28日,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顺利进行。大会此次设立了为期一天的妇科分会场,在循证护理、新技术应用、快速康复、专科护士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精彩专题演讲,并举行了首届全国妇科护理青年科普演讲大赛。


分会场专题讲座一

《妇产科护理中的科研设计与证据转化》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周英凤

    周英凤教授首先介绍了临床循证决策的流程,然后从几个临床问题导入,详细讲解了如何从临床问题应用PICO策略和PIPOST策略转化为研究问题,通过科学、系统的文献检索,进行最终的证据转化。周博士详细阐述了证据转化过程的实践相关因素及流程,对临床护理工作者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题讲座二 

《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护士长郭秀静

    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经过临床评估依从性及相关能力后,可以在护士示范指导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规律排尿,从而无需留置尿管。郭护士长通过视频播放向大家展示了间歇性导尿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掌握间歇性导尿技术的患者可在家庭、公共场所进行操作,生活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


专题讲座三

《妇科ERAS的探索及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孙大为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由丹麦麻醉科医师Kehlet H于1997年首次提出,即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创伤与应激,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及活动,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孙大为教授通过解读ERAS核心项目,分享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在ERAS临床实施过程中的细节。


专题讲座四

《麻醉医生眼中的外科快速康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 罗东

    罗东主任介绍ERAS强调患者参与、团队合作,工作涵盖围术期全程,从术前的个体化宣教、术前评估、肠道准备、禁食禁饮要求、预防感染及麻醉用药,到术中手术路径和切口、麻醉选择与实施、术中液体治疗、循环系统管理、体温及引流管管理,一直到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早期活动、补液与途径、经口营养支持、出院评估与判断。


专题讲座五

《ERAS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妇产科科护士长葛丽娜

    葛丽娜护士长介绍了ERAS在的护理中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在饮食、术后卧位与活动、疼痛管理及导管的管理中贯彻ERAS理念的具体体流程及措施,分享了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专题讲座六 

《岗位评价视角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温贤秀

    温贤秀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从岗位评价的视角,详细阐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路径:按照临床实际情况,根据岗位胜任力,提取岗位评价的核心指标,对护士工作绩效进行主客观评价。这种科学管理提高了员工胜任力、组织管理效能及组织绩效。


专题讲座七

《基于PFD三级预防体系探讨盆底专科护士培养

北京协和医院妇儿科总护士长薄海欣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常见慢性病。薄海欣主任委员讲解了PFD三级预防体系的内涵,介绍了护士在PFD三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临床实践与科研基础上探讨了盆底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青年科普

    为积极响应中华护理学会“2018健康中国科普助力”主题活动,妇科专委会举办了首届全国妇科护理青年科普演讲大赛。妇科青年委员会从全国近300份作品中评选出 20名作品进入初赛,初赛选手中的10名选手经过激励角逐进入决赛。


    10名优秀妇科护理青年紧扣演讲主题,立足岗位实际,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快板、小品等多种形式将妇科知识演绎地生动活泼。场上,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选手的赞赏与认同。

初赛角逐

决赛争锋

    大会特邀嘉宾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科普专家谭先杰为参赛作品做了精彩点评,并进行了科普创作经验分享。

颁奖盛典

会场盛况

    为期两天的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圆满落幕,与会代表满载而归。明年全国妇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将会在江城武汉举行,期待2019年武汉再相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