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列表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系列报道(一)
2020-05-18 10:22:16 中华护理学会

    2018年9月27-28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四川省护理学会协办的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在天府之都——成都隆重召开。

    大会以“健康·人文·安全·创新”为主题,大咖云集,高朋满座。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同道齐聚一堂。与会人员接近800人。

    会议开幕式由中华护理学会妇科护理专业委员会薄海欣主任委员主持。她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护理同仁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次大会支持的中华护理学会、四川省护理学会及所有支持单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到会的嘉宾有中华护理学会丁炎明副理事长、四川省护理学会周昌伟秘书长、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院Ruby女士,美国辛辛那提医院Harrieth女士等。

    中华护理学会产护理专业委员会姜梅主任委员致辞,号召所有妇产科护理同仁团结奋进,抓住机遇,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四川省护理学会秘书长周昌华代表四川省护理学会对与会领导、参会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四川省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成绩做相关汇报。

    中华护理学会丁炎明副理事长任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对本次妇产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妇产科护理同仁应在大卫生、大健康的指导思想下,为健康中国战略砥砺前行。希望妇科和产科专业委员会的护理同仁牢记使命,谱写妇产科护理事业新篇章,推动妇产科专业新繁荣。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专题讲座部分。中华护理学会丁炎明副理事长带来了《基于磁性导向的护理职场环境构建》。她从磁性医院的概念、发展现状、磁性职场环境的构建以及构建的成效这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并分享了基于磁性导向的护理职场环境构建。并提出 “文化引导发展、文化促进发展”的管理理念。丁炎明副理事长以北大第一医院磁性护理环境构建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阐述了“5重管理要求”、 6C管理模型引起现场护理同仁、护理管理者浓厚的兴趣。

    辛辛那提大学医院患者安全主管 Ruby  Crawford-Hemphill女士为大家讲解《美国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她从分娩过程中胎心监护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病历、住院期间新生儿安全、电子跟踪系统、临床照护中不恰当使用社交媒体等五方面分享了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在围产期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思考。她同时指出,提高母婴照顾质量、降低母婴照护风险是全球产科护理同仁的共同目标,让我们应用信息化系统识别和分享临床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风险。华西二院产科科护士长仁建华老师做现场翻译。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宁养院李金祥主任带来了《姑息医学/安宁疗护的回顾与展望》的专题讲座。 李教授首先介绍了姑息关怀/安宁疗护的最新理念、中国现状和国际最新进展,并对WHO最新姑息关怀和症状缓解的基本药物进行了详细诠释。从服务框架、服务模式、教育培训活动、整合与愿景、生命末期关怀的目标五个方面分享了华西第四医院在姑息关怀方面的经验,并指出将生命有限患者的痛苦减到最低,最大化维护其尊严,不拖延濒死,尽力延长生命,改善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量是医护人员努力的目标!


    会议设置了产科分会场,为期一天的产科分会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涉及产科当前最热、最前沿的知识。


分会场讲座一 

《宫颈癌疫苗接种》

    分会场开场讲座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圣涛教授分享了《宫颈癌疫苗接种》。年轻有为的周教授就最近女性关注的热点话题“宫颈癌疫苗”,从人乳头瘤病毒简介,宫颈癌防控策略,三种HPV疫苗的的效果对比,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大家深入认识了宫颈癌疫苗,解答了女性心中的困惑。


分会场讲座二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主任万朝敏教授以《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为题梳理了新生儿疫苗接种管理流程,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管理、如何进行母婴阻断,以及疫苗的特性和管理规范。在产科护理工作中,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对于产科护士来说,这是最熟悉的疫苗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万主任的讲解使大家更清楚地知道了新生儿疫苗的管理。


分会场讲座三 

《高危产科护士的有效培训》

    分会场还邀请到了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的Harrieth,她是专门进行护士培训的专家,就《高危产科护士的有效培训》向我们传递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护理人员培训理念,探讨了高危产科护士培训难点及方法,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拓展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国际化视野,也对我们如何做好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分层培训指出了方向。


分会场讲座四 

《产后出血案例分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科护士长卢㛃进行了题为《产后出血案例分享》的讲座,卢主任通过对国外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评估的讲解,阐述了产后出血的诊断和抢救要点;根据病因选择最熟练和有效的止血处理方式,以及各项止血措施实施的时机和先后顺序;再结合临床精彩案例将护理中的难点融会贯通,使大家易于接受。


分会场讲座五 

《新版新生儿复苏流程要点》

    中华护理学会产科护理专委会姜梅主任委员重新解读了《新版新生儿复苏流程要点》。第七版复苏流程图里在分娩前增加了产科高危因素评估的步骤,并由多学科团队进行集体评估和物品准备。姜梅主任委员指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复苏物品检查表和复苏流程进行操作。新版复苏指南中对各步骤复苏时间、不同胎龄的新生儿用氧浓度、气管插管方式、用物准备等步骤进行了更新。


分会场讲座六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护理部黄群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妊娠期糖尿病管理》。黄主任结合临床实践生动的讲述了妊娠期糖尿病从诊断到治疗、母儿监护、分娩方式评估及产后管理的综合管理策略。


分会场讲座七 

《子痫前期的循证护理》

    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罗碧如讲授了《子痫前期的循证护理》。罗主任以妇产科学第九版为蓝本,通过循证详细解读了子痫前期妇女管理过程中的评估、护理细节,对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分会场讲座八、九 

《子痫前期诊疗指南要点》

和《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急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姚强教授带来了《子痫前期诊疗指南要点》和《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急救》两个主题的演讲。儒雅的姚教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子痫前期知识,更新了大家的理念。现场通过案例分析将两个讲座的内容再次呈现,与会人员热情高涨。互动环节时大家纷纷举手抢麦,想要与姚教授更进一步地沟通。


分会场讲座十 

《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识别与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就《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做了精彩的讲座。刘教授结合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潜心研究的成果,结合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临床案例,幽默风趣地教会了大家在临床产科工作中识别危急重症的思路和方法。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坊

    工作坊由产科护理专委会姜梅主任委员和四川省妇幼保健院3位产科护理同仁为大家进行讲解和演示。

    工作坊的开始,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三位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演练为大家带来一场“特殊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演练。

    老师们在窒息复苏的快速评估、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等不同环节设置陷阱,故意演示错误的做法。结束后,由姜梅主任带领大家一起“纠错”,在纠错的过程中,与会同仁发言踊跃。老师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也是我们临床中犯错频率最高的地方。经过这种特殊的模拟演练,易出错的环节得到了纠正,正确的复苏流程得到了强化。

    在姜主任的带领下,与会人员模拟了足月新生儿无羊水粪染和足月有羊水粪染两种情景。姜主任详细讲解,老师们认真指导操作,参会人员积极动手操作,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气氛活跃。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为期两天的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于2018年9月28日圆满落幕。本届妇产科研讨会是中华护理学会第27届妇科专委会、产科专委会开局之年的首次盛会,更是新时代妇产科护理人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妇产科专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的良好契机。大会共设置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来自国内外的护理专家、护理管理者、科普专家将专业知识倾囊传授,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专家和教授们载誉而来,与会人员们尽兴而归。


    此次大会参会人员来自32个省市,其中产科同仁参会434人。大会共接收稿件1017篇,参与论文交流和壁报交流482篇,经过专委会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11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发言交流。

参与论文交流11人荣获优秀论文奖

12个省市获大会优秀组织奖

    妇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冯素文副主任委员为本次大会致闭幕词,希望全国妇产科护理同仁的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促进妇产科护理走向更辉煌的未来。期待2019年广西南宁再相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