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风送爽、清香四溢的季节,心血管专业护理人盼望已久的“中华护理学会第一届心血管护理专业学术交流会”于2018年8月30至9月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变化—专业·引领·健康”为主题,以新时代(前沿篇)——专业与发展;新指南(循证篇)——解析与遵循;新实践(专业篇)——探讨与成效;新变化(青委篇)——创新与思维四个篇章,共话心血管疾病护理,共享心血管护理学术的璀璨盛宴!
本次会议由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杂志社共同主办,由北京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承办。大会特邀国家卫健委孟莉副处长、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珏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军教授等管理大咖和心血管知名专家。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专家库成员及青年委员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60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会。
开幕式由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刘亚平、赵立新副主任委员主持。
大会在一首激昂的诗朗诵“致青春、致奋斗”中拉开了序幕,这充满激情的朗诵,表达了心血管护理人的心声,我们是新的团队、新的组合,将以青春之活力,谱写心血管护理事业的新篇章,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的航程,这扣人心弦的朗诵,使在场的心血管护理人深受感动与鼓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孟莉副处长莅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她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作了《关于促进护理服务改革与发展政策解读》的专题报告,解读了国家十一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指出护理服务业改革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系,加强护理学科能力建设,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有利于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
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就《新时代护理学术发展与思考》作了专题报告,她就护理学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对心血管专委会自4月份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新形势下中国护理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阐述,对未来护理专业的学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与规划,为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快速推动我国心血管护理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李庆印主任委员进行了精彩的欢迎致辞,她首先感谢国家卫健委、中华护理学会对心血管专委会成立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对我国新时代心血管疾病护理现阶段存在的凸显问题、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前景寄予殷切期望,提出心血管护理人需不断创新与开拓“转型”的迫切需求,鼓励大家在“新的征程、新的起点”要有“新的作为”。 并就《新时代心血管护理的机遇与挑战》作了精彩而令人深思的演讲,她提出护理工作要有自己的定位,针对目前新形势下,列出了心血管急症、介入、重症、老年、延续护理及专科护士培训与培养、心血管风险管理等七个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护理同仁提出了殷切期望,发人深省。
本次学术交流设计独特,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特色明显,亮点多多,与会者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指南与共识
指南与共识是循证医学和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章既有著名医学教授的精准解读,又有护理专家清晰而实用的讲解。
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珏教授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综合管理,使护士能够更加重视“时间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新指南中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治疗策略,从而更加规范了STEMI患者的护理综合管理。
莎士比亚曾经这样描述:心律失常——房颤,“我的身体在剧烈的颤抖,我的心在疯狂的跳舞,但我却并没有快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心脏电生理专家李学斌教授的一堂有趣、生动的讲座,使人目不转睛、笑声满堂!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郝云霞主任紧密围绕“循证”进行了《急诊PCI护理实践指南解读》,她就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在吸氧、碘过敏试验、心理护理、备皮、安全转运、Ⅰ级康复等临床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严密、科学的循证,从而规范了急诊PCI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为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心电图精彩大比武
崔玲玲护士长回顾了中国心电论坛之护理论坛全国心电图大比武的历程。大会也荣幸的请到了2018年心电图大赛的冠军广东队—广州省人民医院CCU护理团队,三位护士以真实案例和情景再现的小品形式,展示了如何在工作中观察心电监护、学习心电图的技巧。在场的护理同仁们给予了雷鸣班的掌声。随后,是护士心电图答题的互动环节,孙芸芸教授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现场争论激烈,点评专家发言精彩!掀起会议的高潮。
慢病管理与心脏康复
面对心血管慢病带来的严峻形势,大会经过精心策划,特设了慢病管理与心脏康复课程,针对慢病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从慢病管理高级职业护师的建立与管理、心脏康复的具体实施、标准化流程的制定,麻醉术后风险评估与应对处置使大家耳目一新,促进了慢病护理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实践性、指导性及推广性。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换
大会特邀中华护理杂志社曹作华副社长、北京协和医院朱雪清副主任护师、长海医院席惠君副主任护师分别就如何提高心血管护理研究水平,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新产品等相关内容作了讲座,拓展了护士的思维,启迪了护士在重视护理研究开展的同时要重视成果的应用,科研源于临床,也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临床护理水平。
优秀论文交流与分享
此次大会共收到1051篇来稿,精选了8篇论文在此环节进行展示,每一篇论文都对现场的护士有所启迪,科研成果的分享,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颁 奖
大会闭幕式由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陈凌副主任委员作闭幕总结,首先她介绍了中华护理学会优秀组织奖评选标准,并进行颁奖。
一等奖:湖北省
二等奖:北京市 山东省
三等奖:山西省 江苏省 贵州省
本次学术会议圆满成功,无论在规模和参会人数,还是学术讲座、论文交流的数量、质量上,都体现了不满半岁的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水准与凝聚力。会议学术气氛浓厚,代表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整个会议期间大家都聚精会神,达到了很好的相互交流的效果,即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加强了联系、建立了友谊、也开阔了视野。四个篇章的学术讲座带给了护理同仁们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论文交流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到心血管护理临床实践和护理研究的新进展,并引领全国心血管护理同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为打造健康中国“健康心脏”而努力。